誠信經營示范單位
臨床安全合理用藥示范基地
鄭州市基層中醫傳承特色療法工作室
?。ㄔ霓D自2009年11月2日《大河報》報道 記者李圣云)
袁希福,共產黨員,現任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院長,還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學會全國委員。他創辦的中醫腫瘤??漆t院以“中醫中藥治療癌癥”為特色,集“醫療、科研、康復”為一體,為揭示神秘的中醫治癌密碼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10 月12 日,由世界中醫藥學會主辦、澳洲全國中醫藥針灸學會承辦的第六屆世界中醫藥大會,向袁希福發出了邀請函。這位殫精竭慮勵志抗癌的袁氏傳人,不日將遠赴澳大利亞與世界各國的同仁切磋醫術與醫道。
承傳祖方 始擔重任
清朝同治、光緒年間,黃河北岸出了一位名醫,此人名叫袁積德,曾多次奉召進京,為皇親國戚醫病,因其醫術高超,醫德高尚,被同治、光緒皇帝先后頒發圣旨,誥封其為“奉直大夫”。
其實,袁氏從乾隆年間便開始行醫,到嘉慶年間已經遠近聞名,獨成一派,收集大量民間驗方,尤其善治疑難雜癥。袁積德創立的“陰陽平衡療法”就是其中的經典和精華,其中袁世醫方等秘本更是“國醫精粹,治病奇方”。經過代代相傳,通過對中醫藥攻克腫瘤的潛心研究和醫術的豐厚積淀,袁氏后人承祖秘方,發揚光大,不斷進取,普濟民眾。
時光荏苒,歲月不復,轉眼到了袁希福肩負行醫濟眾的年代。這個袁氏中醫世家的第八代傳人, 12 歲時就在祖父的指導下開始熟讀《藥性總論》、《本草備要》、《湯頭歌訣》等中醫名著。上世紀80 年代,袁希福中醫藥大學畢業后參加工作,除每日臨床應診外,還經常利用休息時間,深入廣大農村,為缺醫少藥的父老鄉親義務診病。當時,有許多身患腫瘤的農民,在大城市幾經周折尋求救助,最后傾家蕩產卻又醫治無效,看到他們絕望又渴盼的情景,袁希福暗自發誓,要極盡畢生心血和精力降服“癌魔”。
傳送希望 奏響福音
袁希福先后到北京中醫藥大學及中國中醫研究院加以深造,并師從多位名家,經過從醫30 余年來不斷的臨床實踐,對數十年來所收集的6000 多個抗腫瘤秘方、單方、驗方和2000 余種的中藥進行細心比較篩選整理,并與袁世醫方進行優化組合,袁希福終于摸索出以“三聯平衡療法”為代表的新路。
“三聯平衡療法”的實質是抓住關鍵病機“虛、瘀、毒”統籌兼顧,采取“扶正補虛,理氣化瘀,化痰散結,攻毒排毒”;從而達到調理人體陰陽氣血,使臟腑機能平衡,最終使人體回轉到自然狀態。
臨床中“三聯平衡療法”使用內服外用相結合,病變與經絡穴位相結合,治療與康復同時進行,攻毒與扶正并重,調理臟腑經絡生理功能,顯示出多靶點、全方位、多通道、立體戰的靈活策略,因而比單一的藥品治療見效快、效果持久。袁希福認為,癌癥不是單一的局部病變,而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現。治療中僅著眼于局部是不夠的,要想達到治療目的,必須全面調理、重點用藥,最終達到陰陽平衡,化有形于無形之中。袁希福說: “靈活辨證施治非常重要,同是一種腫瘤,病變輕重緩急、虛實寒熱各不相同,并發癥也不完全一樣,‘三聯平衡療法’對癥下藥,既有固定不變的主方,又有靈活加減的藥物,一人一方,體現了個體差異,既科學又合理,療效自然會提高。”
銘記遺訓 造福世人
袁希福深諳中醫藥學“傳承”的重要性。在他看來,中醫學好比一件傳世古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醫人的傾心保護與珍愛?!对泪t方》等秘籍就凝聚了袁希福祖輩畢生心血和經驗,記錄了大量珍貴秘方。如“開噎散”是專門針對食管癌(俗稱噎食病)的晚期患者方劑,甚至有一些湯水不進的食管癌患者服用后短時間即可見效。
幾十年來,袁希福獨特的抗癌療法已為很多癌癥患者減輕了痛苦,延長了壽命,有不少被“判死刑”的晚 19 期癌癥患者獲得了康復或痊愈。吳素蘭,新鄉市長垣縣人。今年55歲,2000年6月確診為食管癌,因心臟病無法手術,當時滴水難進,骨瘦如柴,經人介紹來求藥治療,因喝水困難僅開了7天的藥試用,沒想到用藥3天后癥狀明顯改善,不僅能喝水并可慢慢吞進流食、半流食、隨后繼續用藥一年多痊愈。今年4月回訪,吳素蘭一切正常。又如山東菏澤腦瘤患者馬先蕊、濮陽縣肺癌患者高清蓮、山西稷山縣肺癌腦轉移患者楊會鎖、鞏義市肝癌患者白淑采,均已穩定十年之久。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可見,中醫藥治療癌癥的療效越來越凸顯,越來越多的癌癥病人認識到中醫治腫瘤的奇特療效!如今,經袁院長醫治的患者數不勝數,慕名而來的患者也越來越多。(記者 李圣云)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 www.madbury.net
電話:0371-63962677 投訴電話:0371-63395632
特別聲明: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農業路70號(河南博物院對面)
網站地圖掃一掃微信公眾號 一對一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