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經營示范單位
臨床安全合理用藥示范基地
鄭州市基層中醫傳承特色療法工作室
轉載自河南商報刊登:《袁希福:走在百年中醫治腫瘤路上》。報道原文如下:
或許是機緣巧合,或許是天賦使然,袁氏家族與醫學相伴二百多年。這二百余年間,時代更迭,世事變幻,中醫學歷經沉浮,這個家族卻習醫不輟。袁希福,袁氏中醫世家的第八代傳人,家傳之外,廣納博取,應時而變,不斷創新,提出“三聯平衡理論”之克腫瘤良方。
10月12日,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主辦和澳洲全國中醫藥針灸學會聯合承辦的第六屆世界中醫藥大會,向袁希福發出了邀請函,這位殫精竭慮勵志抗癌的袁氏傳人,不日將遠赴澳大利亞墨爾本與世界各國的同仁切磋醫術與醫道。
承傳祖方始擔重任
袁氏從乾隆年間便開始行醫,到嘉慶年間已經遠近聞名,獨成一派,收集大量民間秘方,尤其善治疑難雜癥。多少年來,黃河北岸的太行山區一直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癌癥的高發區,該地區人民在長期與此病魔做斗爭,袁積德創立的“陰陽平衡療法”就是其中的經典和精華,其中袁氏醫方等秘本更是“國醫精粹,治病奇方”。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袁希福肩負行醫濟眾的年代。這個袁氏中醫世家的第八代傳人,12歲時就在祖父的指導下開始熟讀《藥性總論》、《本草備要》、《湯頭歌訣》等中醫名著。除了祖父的啟蒙和熏染,還有兩個人的境遇讓袁希福深受觸動,更堅定了其畢生要用中醫藥學抗癌的決心。上世紀80年代,在盛夏割麥期間,鄰村的村支書神情驚慌地找到袁希福,說是其父親近些日子滴水不進,怕是危在旦夕,現在是麥忙時節恐無力拉其父親外出醫治,讓袁希福先救救急,一定要讓老父親的病拖過收麥期。當時剛剛中醫藥大學畢業的袁希福,根據老人的癥狀給配制了一劑藥方,拌入奶粉中服用下去,不多時老人漸能進食,看到老人家躲過了這一難關,袁希福自己也信心倍增。
上世紀80年代,袁希福中醫藥大學畢業后參加工作,除每日臨床應診外,還經常利用休息時間,深入廣大農村,為缺醫少藥的父老鄉親義務診病。當時,有許多身患腫瘤絕癥的農民,在大城市幾經周折尋求救助,最后傾家蕩產卻又醫治無效,看到他們絕望又渴盼的情景,袁希福暗自發誓,要盡畢生心血和精力降服病魔。
傳送希望奏響福音
袁希福先后到北京中醫藥大學及中國中醫研究院深造,并師從多位名家,經過潛心研究以及從醫30余年來不斷的臨床實踐,對數十年來所收集的6000多個抗癌秘方、單方、驗方和2000余種的中藥進行細心比較篩選整理,并與袁氏醫方進行優化組合,終于摸索出以“三聯平衡理論”為代表的新路,為很多腫瘤患者減輕了痛苦,延長了生命,相當一部分被判死刑的晚期患者獲得了康復或痊愈。
“三聯平衡理論”是把當代免疫理論、細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論及基因理論等最新醫學理論融會貫通而形成的有效治療各種惡性腫瘤的新療法。其實質是抓住關鍵病機“虛、淤、毒”統籌兼顧,采取“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對策,有的放矢,重點用藥,扶正補虛,理氣化淤,化痰散結,攻毒排毒;從而達到調節人體陰陽氣血,使臟腑機能平衡,最終使人體回轉到自然狀態下的根本康復。
臨床中,三聯平衡理論使用內服外用相結合,病變與經絡穴位相結合,治療與康復同時進行,攻毒與扶正并重,調理臟腑經絡生理功能,顯示出多靶點、全方位、多通道、立體戰的靈活策略,因而比單一的藥品治療療效好、見效快。它還非常重視靈活辨證施治。同是一種腫瘤,病情輕重緩急各不相同,并發癥不完全一樣,所以,三聯平衡理論在治療時對癥下藥,既有固定不變的主方,又有靈活加減的藥物,一人一方,體現了個體差異,既科學又合理,療效自然會提高。河南油田的退休工人姚某某,2000年元月病理診斷為小細胞肺癌伴縱膈淋巴結轉移,因承受不了毒副反應,僅化療一次就拒絕了,轉而找到袁希福,給予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服中藥200多服。如今九年過去了,現在仍健康地生活著。
銘記遺訓造福世人
誠然,袁希福深諳中醫藥學“傳承”的重要性。在他看來,中醫學好比一件傳世古器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傾心保護與珍愛,想當年,爺爺把視為“比命還貴”的《袁氏醫方》等秘本鄭重地交到他的手中,這些秘本凝聚了袁希福祖輩數代先人袁積德、袁矩臣、袁體用等畢生心血和經驗的結晶,記錄了大量珍貴秘方,彌足珍貴,傳到他的手中后一定要用自己的耿耿忠心和拳拳情懷使其發揚光大并傳承后世。今天《袁氏醫方》等秘本已是價值連城,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外數家醫療研究機構和制藥公司,曾開價千萬欲購《袁氏醫方》等珍貴資料,均被袁希福斷然回絕。
如今,袁希福不但是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院長,而且還是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學會委員。其創辦的中醫腫瘤??漆t院以“中醫中藥治療腫瘤”為特色,集“醫療、科研、康復”為一體,由于中醫中藥治療腫瘤療效顯著,前來就診的病人是應接不暇。
白淑采,鞏義康店鎮人,肝癌患者,2000年10月在省人民醫院CT診斷為肝內多發實性占位巨大型肝癌,病灶呈16.68cmX17.8cm巨大包塊兒,無法切除,經袁希福連續治療四個療程后,癥狀減輕,腫塊縮小,后因經濟困難治療時斷時續。2003年6月醫院對其回訪時她如正常人一樣還能參加勞動。2004年4月河南電視臺記者采訪錄像,找她時她剛從地里澆菜回來。今年4月,醫院再次回訪,她依然很健康地生活著。
河南新鄉市長垣縣的吳素蘭,今年55歲,2000年6月被確診為食管癌,因有心臟病無法手術。當時滴水難進,骨瘦如柴,經人介紹來找袁希福治療,沒想到用藥三天喝水困難的癥狀很快改善了并且慢慢能進流食、半流食。繼續用藥一年多,病人癥狀基本消失。今年4月醫院派人回訪,病人一切正常。還有山西的賈春祥,被確診為食管癌,開胸檢查后因周圍組織粘連無法切除;河南駐馬店的病人徐有明患食管癌,均采用“三聯平衡理論”治療,現在都已經平安度過五六個年頭??梢?,中醫藥治療腫瘤、惡性腫瘤的療效越來越突顯,也讓越來越多的腫瘤患者認識到中醫治腫瘤的奇特療效!
袁希福,這位袁氏中醫世家的第八代傳人,在中醫藥治療腫瘤的事業中感受著中醫學之美,經過30多年沉潛蘊積,醫術不斷精進,把治腫瘤的事業不斷推向新的高峰。(記者:張峰)
報道原文鏈接地址:http://newpaper.dahe.cn/hnsb/html/2009-10/19/content_236976.htm
上一篇:沒有了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 www.madbury.net
電話:0371-63962677 投訴電話:0371-63395632
特別聲明: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農業路70號(河南博物院對面)
網站地圖掃一掃微信公眾號 一對一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