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經營示范單位
臨床安全合理用藥示范基地
鄭州市基層中醫傳承特色療法工作室
本文轉載自《魅力中國》雜志,刊登原文如下:
讓三聯平衡醫學享譽世界
用炎黃醫術庇佑炎黃子孫
序言:袁希福,中國共產黨黨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學會全國委員,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院長,主任中醫師,抗癌“三聯平衡理論”創始人。
袁氏中醫世家從乾隆年間便開始行醫,到嘉慶年間已經遠近聞名,獨成一派,并在多年里收集大量民間秘方,尤其善治各種疑難雜癥。12歲時就在祖父的指導下開始熟讀《藥性總論》、《本草備要》、《湯頭歌訣》等中醫名著,他在中醫藥大學畢業后參加工作,每日除臨床應診外,還經常利用休息時間,深入廣大農村,為缺醫少藥的父老鄉親義務診病。為進一步提高臨床水平,他曾先后到北京中醫藥大學及中國中醫研究院深造。經過深入研究,袁希福認為:癌癥不是一個單一的局部病變,而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反應;在治療上著眼局部的同時,必須重視全身的治療。他說:“從我們現在的治療觀點來講,西醫是看腫瘤的大小、有沒有轉移、有沒有癌栓,往往盯著局部,忽略了全身。治療的時候,西醫也常從局部著手、重視局部,而中醫的觀點是重視全身。我是希望兩者結合起來,那樣才是一個完整的 “人”。這點就是我們中醫的文化,結合好了,療效就一定會提高!”他還強調:腫塊的大小與患者的生存時間不成正相關,腫塊大生存時間未必就一定短,腫塊縮小了,生存期也未必一定長;元氣的盛衰才與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質量密切相關。
袁希福三十多年來先后搜集了6000多個抗癌秘方、單方、驗方和2000余種中藥,并進行細心比較、篩選、整理、優化組合,經大量臨床實踐驗證,對癌癥有非常好的療效。例如天南星是抗癌中藥,毒性較大,袁希福收集到的民間抗癌藥方中許多都用它來組方,可該藥按常規用量臨床療效并不明顯,經多方探討,原因是加大劑量會中毒。于是他備齊天平和砂鍋,并做好了各種中毒搶救措施,自己親自做實驗,第一次他煎服5克,達到了藥典規定限量,服后無反應;第二次煎服10 克,還無反應;就這樣一直增加到藥典規定限量的12倍!同事們都為他捏一把汗,而他的臉上卻洋溢著勝利的喜悅,原來他在加大天南星量的同時,加入“國老” 一味佐藥。他打破常規用量,君臣佐使,推陳出新,終于讓天南星的療效發揮到了極點。同時他還對兩千多種醫治癌癥藥方深入研究、反復比較,按照不同的比例組方配伍……就這樣,袁希福用了三十年時間,終于摸索出了以“三聯平衡理論”為代表的抗癌新路子,并據此研制出了內服外用六大系列,四十多個抗癌藥方。他強調:癌癥的發生、發展與轉移有一定的規律性,癌癥的主要病理可用“虛、瘀、毒”三個字來概括,而“三聯平衡理論”正是將扶元氣、消痰瘀、攻癌毒相結合的抗癌新療法。此法幾十年來為廣大癌癥患者帶去了生命希望之光,使許多癌癥患者得以康復。
在患者的康復過程中,袁希福提出:“癌癥患者康復治療的最佳場所是家庭而不是醫院,喚起家庭成員對癌癥患者的關愛與心理支持是治療癌癥必不可少的環節。” 醫院雖然可以跟蹤治療病情,但壓抑的氣氛、陌生的環境都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所以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在家治療,患者家屬的悉心照顧和心理安慰也是治療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袁希福一貫堅持的學術觀點是:中醫藥是治療癌癥的重要手段,應當始終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中,并非僅適應于中晚期。癌癥之所以難治,就在于它的多發、復發和轉移等特性。目前很多醫生只看瘤體是否切除干凈、癌細胞是否全部被殺死,輕視中醫整體治療,一味地放化療,致使免疫力下降,不但不能完全解決術后復發和轉移問題,還會增加復發和轉移的危險,而抗癌“三聯平衡理論”正是針對腫瘤術后復發和轉移的情況。對于剛手術的患者而言,主要治療目的是提升患者免疫力,綜合治療預防腫瘤的復發與轉移;對于晚期患者而言,主要治療目的是控制腫瘤的再復發和轉移,實現帶瘤生存的目的,延長患者的生命??拱?ldquo;三聯平衡理論”是中醫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理念在臨床治療中的具體化,是每個具體的康復療法獨立性與整體性的結合。面對癌癥要有堅定信念,在對癥下藥,個性化治療方案指導下,使患者身體保持最佳狀態,消除產生復發和轉移的可能性。
在談到對于癌癥治療的總體觀念時,袁希福說:癌癥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系統工程,主治醫師或治療小組應具備西醫學家+中醫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的綜合知識。
2010年3月,袁希福作為中國中醫代表團中國河南唯一的代表應邀參加了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國際中醫藥學術交流研討會”。這位來自中原大地的中醫抗癌專家首次登上美國講臺并作了題為“三聯平衡理論——中醫治療腫瘤之捷徑”的專題報告,受到了美國、加拿大、澳洲及中國中醫代表團、旅外華人中醫學者等與會專家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他們一致認為:這是中國中醫腫瘤治療理念的重大創新,治療理論的重大創新,治療措施的重大創新,治療效果的重大改善,代表著當今世界中醫腫瘤治療的發展方向。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 www.madbury.net
電話:0371-63962677 投訴電話:0371-63395632
特別聲明: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農業路70號(河南博物院對面)
網站地圖掃一掃微信公眾號 一對一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