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經營示范單位
臨床安全合理用藥示范基地
鄭州市基層中醫傳承特色療法工作室
在會診室,來了一位2014年的老病人,黃某,乳腺癌,目前健康。她的老伴懷疑食管癌,于是陪同前來。在聊天時,患者說起了一段經歷:
2014年治療時,她先吃的中藥,吃了一段做做CT像那個小核桃了,后來又吃一段成了一個瘢痕。但是家人感覺還是不保險,就非讓去手術,切了以后又做放療,她感覺整個身體就比不上以前了。說這事的時候,黃阿姨忍不住后悔,”幸虧當時醫生說我年紀大,不能化療,不然才不行呢!“ 她一再說自己是”過度治療“了,明明已經穩定了,就不該手術。
這樣的例子我們也見過不少,那么“病情穩定后,為了斬草除根,再去手術+放化療,這樣的想法到底對不對呢?”
“過度治療”的誤區不可犯
以上文為例,黃阿姨好在身體還算康健,后續沒有出現問題??杉幢闳绱?,術后還是感到身體不如之前。這樣的情況有利有弊,它打消了家人的顧慮,腫瘤確實切除了,結果上看還可以接受。
但是,這也給我們敲了警鐘。哪怕是已經明顯感到有效的老患者,有時也經受不住”除惡務盡” “斬草除根” 思想的驅使。
我們接診的病人中,也不乏運氣較差的情況:有的開始耐受不住化療才來吃的中藥,可是癥狀稍有好轉后,立馬又去化療了,后來老人直接被送進了ICU。問他們:“怎么突然這么著急?為什么不能等老人恢復些再去?”,得到的回復讓我們也難以作答,“我們不去化療,家里親戚都認為我們是放棄治療了,不愿意給老人看病。”
我們一再強調”過度治療“的誤區,但是在實踐中發現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十分復雜,不單單是醫生的責任,為了保險,強行治療;更多是社會上人們對癌癥認識不足,產生了錯誤的認知,把“常規治療”當成了“必須”,把“消瘤”等同“救命”。導致患者走上了彎路。
所以,遇到這類情況,還需以患者的主觀意愿為先,因為旁人的建議和想法哪怕錯了,他們也不會為結果負責。袁希福院長一貫強調“平衡”的治療理念,想嘗試攻伐消瘤,可以,不過一定是建立在身體狀態良好的基礎上進行。
很多人都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腫瘤是一種慢性全身消耗性疾病,它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評價療效不能用簡單的單一標準來判斷。
現在對于大多數藥物治療不敏感的腫瘤或晚期腫瘤病人,一味強調理論上的完全緩解(復查腫瘤病灶消失,持續四周以上就叫完全緩解)或指標的一時穩定,其實是不切實際的。這樣會導致醫生或家屬為了達到“完全緩解”而出現過度濫用治療,損壞患者的身體。而人體的元氣損傷太過,就容易陷入惡性循環,虛不受補,此時哪怕癌細胞被“全滅”了,患者也難活不下去。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 www.madbury.net
電話:0371-63962677 投訴電話:0371-63395632
特別聲明: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農業路70號(河南博物院對面)
網站地圖掃一掃微信公眾號 一對一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