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經營示范單位
臨床安全合理用藥示范基地
鄭州市基層中醫傳承特色療法工作室
在坐診時,總是會有患者及家屬問:“為什么有些早期癌癥,術后定期復查還是會復發?”下面,我們解答下這個問題。
為什么會復發?
過往的觀點是“只有消滅敵人,才能保全自己”。但是,在實踐中發現,癌癥十分聰明,會“藏起來”(分散微小病灶躲在血液中)躲避手術,會“自我休眠”(化療是越活躍越殺,一旦靜態就沒辦法)躲避化療的打擊。
開始我們以為是攻伐手段不夠先進,不斷分析原因。
1.手術不夠徹底;醫生在檢查儀器的指導下進行手術,能檢查到的腫瘤可以切掉,那些細小的癌細胞散落在各處,除非放在顯微鏡下看,否則儀器也看不到,那自然就沒辦法切除。
于是,嘗試大范圍手術切除,加上淋巴結清掃,有的用上放化療搭配;肝癌嘗試“肝移植”;甚至不惜過度治療,這下夠徹底了吧?但結果呢,復發率依舊。
2.定期復查;有的醫生建議定期檢查,配合腫瘤標志物,通過指標前后變化,來分析殘留癌細胞的情況,如有異動及時放化療,畢竟發現越早治療越有效。
可實際上癌細胞太小,定期篩查總是無法做到實時監控。每次治療好像總比檢查晚一步,每次定期復查后,都是眼睜睜看著病情復發。
所以,哪怕是早期癌癥“切得干凈”“復查沒有腫瘤”也只是相對而言,不代表體內真的沒有癌細胞了。
讓定期復查,也不是患者理解的“沒事了,單純檢查下,安下心”。反而是醫生不放心,為了監控癌情變化,以防萬一。
其實,過往確實認為“癌癥=腫塊”,手術一切就可以了,但是在不斷的實踐后,思想得到更新,但這種觀點許多患者及家屬并不知曉。所以,導致“定期復查”的誤區時常發生。
這種思維上的誤區危害深遠,袁希福院長把其總結為“坐等復查失良機”,醫生不說情況麻痹大意,患者懵懂不知,堅持復查,可查著查著就突然復發了。
那么,該如何預防?
殘存癌細胞在中醫講是“余毒”“伏邪”,可它又不是普通的伏邪,它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過勞(體勞、神勞)、不良情緒、飲食或攻伐太重(過度治療),導致免疫功能降低,出現復發轉移。
因此,想要預防:既要袪邪攻毒(定期清除殘余癌細胞)、又需扶正固本(多方面調理防止情緒、飲食、身體免疫出現問題)。
而扶正固本就是中醫的優勢了,中醫扶正重在“三調”,即調心,調體,調胃共同組成全身整體調理。
1.調心:精神意志、情緒對人體生理、病情都有一定影響。“調心”的目的是消除恐懼焦慮,消除悲觀抑郁情緒,積極面對和配合腫瘤診治與康復。
2.調體:湯藥內服調理陰陽臟腑,緩補元氣腎氣,平衡臟腑經絡氣血,如此才能提升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3.調胃:脾胃為后天之本,“有胃氣則生”,即有胃氣才有生氣,有胃氣才能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因為脾胃消化是人體能量和動力的源泉。另外,中醫在顧護胃氣的同時,還非常重視患者大小便、便秘及腹瀉的調理。因為食物不單要進,還要出,必須飲食、大小便都正常,患者才能獲得營養能量,為抗腫瘤提供物質基礎。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 www.madbury.net
電話:0371-63962677 投訴電話:0371-63395632
特別聲明: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農業路70號(河南博物院對面)
網站地圖掃一掃微信公眾號 一對一溝通